信息来源:青阳县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4-10-11 16:55 点击次数:1477 |
青阳县为进一步加强村级后备力量队伍建设,坚持把选拔培养村级后备力量作为夯实农村发展基础的关键,聚焦“选、育、管、用”关键环节,健全村级后备力量“成长链”,努力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村级后备力量队伍,夯实乡村振兴基层基础。
靶向精准“选”,优化充盈“蓄水池”。根据村人口和规模,按照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原则,每村选配2—3名后备力量。拓宽村级后备力量选拔源头,注重从现有本地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人员、退役军人、返乡大学生等范围筛选储备初步人选,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要,采取个人自荐、群众推荐和组织举荐相结合,资格筛选、民主评选、考察优先的程序,村级后备力量选拔程序、各阶段人选、最终选拔结果及时公开,建立村“两委”后备人选台账。目前,全县110个村(社区)已储备村级后备力量245名。
丰富形式“育”,加强提升“硬实力”。采取“线上+线下”“个人自学+集体培训”方式,把夯实理论基础作为强化政治担当的“必修课”。线上活用学习强国、青阳先锋等媒体平台,强化学习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产业发展等重要内容;线下依托党校培训基地、红色教育基地,采取“长期培养+短期培训”方式,加强村级后备力量理想信念教育,切实增强政治历练。截至目前,共累计培训村级后备力量1300余人次。
严字当头“管”,夯实耕好“责任田”。建立日常管理和定期分析研判制度相结合的动态管理机制,探索村级后备力量“传帮带”培养机制,采取“一对一”“多对一”结对帮带模式,确定后备力量培养帮带人,通过定期交心谈心、跟踪培养,随时掌握后备力量思想动态和现实表现。对在村工作后备力量实行定期考核、动态管理,村党组织每半年对村级后备力量作出评价,对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成绩突出、群众公认度高的后备力量,进行定向使用,对不适合继续作为后备力量培养的,取消其后备力量资格。
科学合理“用”,激发队伍“新力量”。积极为村级后备力量搭建平台,根据个人特长和发展潜力,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安排后备力量在村支部、村委会担任助理,引导积极参与村内工作;安排村级后备力量到应急处突、征地拆迁、项目建设、环境整治等吃劲岗位工作,在基层一线锻炼后备力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完善“一人一档”村级后备力量档案,通过电话访谈、实地查看工作日志等方式,掌握后备力量日常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面情况。坚持备用结合,村“两委”干部出现空缺时,优先从后备力量中推荐人选进行补充。(撰稿人:刘欣源;审核人:章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