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青阳县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5-01-06 10:01 点击次数:1457 |
近年来,青阳县杜村乡把农村党员教育管理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在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培训方式的创新性以及成果转化的深度上推陈出新,力求党员教育在精确度、新颖度及实效性方面实现全面提升,实现乡村共治目标,打造高素质农村党员队伍。
“量体裁衣”,在丰富课程内容上出“实招”,提升农村党员教育“精度”。以“按需施教、分类施策”为基本原则,立足实际增强党员教育内容的“匹配度”。注重政治性。始终将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必修课程,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政治三力”。注重实用性。在机关重点讲授党章党规和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政策理论,在村组重点讲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实用内容,在三新领域重点讲授新业态下的党员发展等基本准则,将理论学习贴近党员工作生活,推动党课接地气、冒热气。注重需求性。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原则,综合考虑不同岗位、级别、年龄党员的个性化需求,为重点岗位党员推送纪律党课,为新发展党员推送党性教育党课,为技术型党员推送经济发展、产业发展主题党课,通过将培训内容和党员短板弱项有机结合,确保党员受用、供需相适、常学常新。
“与时俱进”,在创新培训方式上想“妙招”,拓展农村党员教育“深度”。强化党员教育实训模式,充分利用好已有农村党建馆、党群议事厅、英雄故居等乡村干部实训基地各教学实践点教学场景资源,同时与周边乡镇红色教学基地做好联动,灵活运用讲授式、观摩式、体验式教学方法,开展了12次联动活动,18场党员教育培训,增强党员教育的吸引力,全面提升了党员队伍素质。用好用活信息化手段,运用“共产党员网”“学习强国”“安徽先锋”等在线学习教育平台载体和资源,深化“醉美杜村”微信平台管理和使用,构建更为便捷高效的网络学习阵地,推动党员教育走深走实,增强党员教育效果。拓宽党员教育路径。先后制作《我的党员妈妈》《党员1+1,为乡村振兴添动力》等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微党课和微视频,分别荣获十六届安徽省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交流活动三等奖和中共池州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优秀宣讲短视频三等奖,充分发挥身边典型人物的示范作用,让党员们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身边故事的生动性和感染力,从而激发党员的学习热情,增强党员的归属感和使命感。
“学用结合”,在深化成果转化上下“硬招”,增强农村党员教育“效度”。以提高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工作本领为教育根本目的,聚焦成果转化,多维度打造实践场景。依托基地实现教学相长。依托乡村干部实训基地,在全乡梳理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基层治理等教学实践点10个,并结合各教学点实际,培育涵盖村党组织书记、优秀党员干部、行业拔尖人才的讲解人员队伍,让党员干部既成为聆听学习者,也成为传道授业者,在教学相长中不断提升理论及业务水平。依托夜话深化党群连心。用好“党群屋场夜话”“村情遍访”等平台,广大党员干部亮身份做表率,在屋场、长廊等场所,共学理论分享心得,践行初心担负使命,今年以来,收集办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50余件;依托亮牌促进乡村共治。深化党员1+1亮牌工程实施,推动党建赋能乡村治理,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成功组建141支党员志愿服务队伍。借助志愿服务这一重要平台,深入到村组之中,开展文艺宣讲、健康服务、文明共建等活动56场次,通过党员与群众的密切交流与互动,助力解决实际困难157件,激发内在动力,进一步巩固党群干群之间的和谐关系。(撰稿人:吴津晶;审核人:章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