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市财政局(国资委) 发布时间:2025-04-18 10:19 点击次数:861 |
近年来,市文旅康养集团党委牢固树立“党建强、发展强”的工作理念,在内容设置、形式创新、成果转化上持续发力,以“三个聚焦”为抓手,实现党员教育“精准有力”,作风建设“持续向好”。
聚焦“三种学”,满足多元需求。一是“引领学”。党委主要负责同志率先垂范,开展党委“第一议题”学习、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持续加强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健全完善传达学习、研究部署、贯彻落实、跟踪督办、报告反馈的工作闭环。针对“第一议题”制度执行情况,定期开展基层党建工作“月抽查、季普查、年考核”,深入推行常态化评估机制。2024年文旅康养集团修订、出台制度40余项,组织召开党委会议13次,研究事项121项,所属各基层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77次,支委会议43次。组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27次,交流发言22人次,印发学习材料20期。二是“常态学”。组织开展知识竞赛、红歌比赛、举办读书分享活动,在办公场所设立党员活动室、党员读书角,在职工上下班必经之地开辟党建知识展区;在员工食堂播放新闻联播及红色影片,通过“沉浸式”观展、“代入式”分享、过政治生日等方式推动党员、职工学习教育常态化。2024年,文旅康养集团被市财政局(国资委)党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1个、“优秀共产党员”称号3名、“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1名,在全市文旅推荐官风采大赛、微党课、微团课比赛中均获得较好成绩。三是“拓展学”。引入VR阅读设备、电子书借阅系统,创新建设“职工书屋”,打造智能化、互动式阅读空间,引领职工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聚焦“三群体”,分层精准施策。一是“关键少数”。发挥领导班子成员“头雁效应”,持续落实领导班子挂点学习机制,深入开展领导班子“三学”活动(领学、自学、互学)。高标准高质量举办专题读书班,坚持“原原本本学、全面系统学、深入专题学”。二是“重点对象”。对新提拔干部、年轻干部、关键岗位人员等重点对象进行重点教育;对预备党员、重点发展对象,进行基础性、针对性、实效性培训,在严把“入口关”的同时,强化入党“关键课”。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在基层一线设立“党员责任区”“先锋岗”,将党组织的活动开展、作用发挥与企业生产管理同步有序进行。三是“绝大多数”。健全实施常态化教育机制,通过“正面教育+反面警醒”等多种形式定期开展警示教育,确保做到全面覆盖。开展“岗位练兵”,将学习从“讲堂”搬到“赛场”,上下两级联动,促进公司干部职工队伍政治素质、技术能力双提升。2024年,共组织开展红色教育活动17次、开展“以案说纪”警示活动19次、开展志愿活动35次。组织基层一线党员及相关部门业务骨干,开展“岗位大练兵”、安全教育培训等业务培训、技能竞赛347次,累计参与4000余人次。
聚焦“三个讲”,激发思维碰撞。一是领导干部示范讲。党委班子紧扣“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新时代新征程推进党的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等交流研讨,定期围绕理论学习内容开展研讨会,在安排重点发言的同时,倡导随机式、互动式发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挖掘发展潜能。二是支部书记带头讲。坚持青年学、青年讲,组建年轻干部理论学习小组,开展“思政大讲堂”,支部书记带头讲,党员干部轮流讲。坚持运用规定学习动作与自选动作相结合,积极创新学习理念、学习内容、学习形式和手段,努力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学习平台。2024年党委书记讲专题党课2次,党委班子成员深入联系点开展宣讲8场次,所属各基层党支部以“三会一课”等方式集中学习128次,交流研讨24次、115人次。基层党支部书记讲党课27次,覆盖全体党员干部。三是思想座谈交心讲。构建“普惠+特需+精准”的职工关爱模式,关注困难职工、驻村干部职工等,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帮扶服务。同时,积极开展经验分享“实践课堂”、贴心交流“互动座谈”等活动,深入基层开展谈心谈话32次,共收到党员职工建议和意见153条。针对员工反映的住宿条件差、食堂伙食不好、业余生活单一等问题,请来专业施工队伍对勘察,制定维修改造计划和预算,改善就餐条件,将关爱触角延伸至职工的心理层面和家庭层面,提升职工的归属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