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青阳县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5-04-23 09:56 点击次数:222 |
近年来,杜村乡聚焦破解流动党员动态掌握难、学习教育难、日常管理难、作用发挥难问题,积极探索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新途径、新方式,通过建强流动党员“摸底排查链”“教育管理链”“关爱服务链”,在摸底排查、教育管理、发挥作用上持续发力,确保流动党员“流而有序、流而有治、流而有为”,激活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新动能。
建强“摸底排查链”,确保流动党员“流而有序”。为摸清流动党员底数,依托乡村两级网格化管理体系,每季度开展流动党员“拉网式、地毯式”排查工作,通过“入户查、电话访、微信联、网格排”等方式,精准掌握流动党员流动类型、流出地点、流入地点、从事行业等内容,并纳入《流动党员信息登记表》。同时建立“1+N”结对联络制度,由村“两委”干部、党员骨干与流动党员结对联系,架起互助互长“连心桥”,建立定期沟通联系机制,落实“每月一联系、每季度一谈心、凡回乡必见面”要求,实时掌握流动党员的思想动态和务工就业情况,拉近基层党组织与流动党员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提高流动党员的认同感、归属感,确保流动党员流动不失联、联系无盲区。截至目前,全乡共摸排出流动党员43人,均已纳入流动党员管理。
建强“教育管理链”,确保流动党员“流而有治”。创新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模式,在压实责任、学习教育“两个关键点”上精准发力。分类制定管理服务责任清单,细化工作任务,明确流动党员管理主体职责,压紧压实工作责任,每月与流入地党组织沟通,时刻关注流动党员思想、学习和作用发挥情况,形成流入地、流出地常态化互动管理模式。同时,线上建立流动党员微信群,依托学习强国、省市县先锋系列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实时推送时事政策、理论热点100余次,开展“红色微课堂”等线上交流活动6次,不断织密流动党员学习网。线下充分运用现场教学模式,紧盯节假日流动党员返乡时机,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员冬春训等载体,开展集中学习、交流研讨、警示教育等活动12次,及时为流动党员“补课铸魂”,实现流动党员教育不脱节、培训不断线、思想不落伍。
建强“关爱服务链”,确保流动党员“流而有为”。持续优化服务保障机制,对于长期在外务工的党员,定期通过微信群、公众号分享灵秀青阳、醉美杜村等信息,分享家乡大事和家乡变化,引导流动党员关心村内发展、投身家乡建设。立足流动党员从业面宽、见识面广、朋友圈大的优势,鼓励流动党员立足自身岗位、承诺践诺,促使流动党员在推动家乡发展、基层治理、服务群众中主动担当作为,并积极拓宽流动党员建言献策渠道,举办“流动党员话家乡”茶话会活动3场,收集助力家乡发展意见建议11条。同时,及时将有意愿回乡发展、有能力、敢担当的年轻党员、优秀人才纳入后备力量进行重点培养,定期与其沟通交流、了解思想动态,引导其回村任职、回乡创业,带领“乡里乡亲”增收致富。(撰稿人:吴欢林;审核人:俞荣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