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青阳县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5-05-15 09:00 点击次数:387 |
近年来,青阳县庙前镇坚持把党员教育作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抓手,创新实施“抓教育促能力提升、抓落实促实干担当、抓管理促履职尽责”的“三抓三促”工作法,着力提升党员教育质效,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抓教育促能力提升,锻造乡村振兴生力军。创新教育形式。坚持“规定动作+自选动作”相结合,建立“需求导向”培训机制。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采取“集中培训+专题研讨”“理论教学+实地观摩”等模式,开设党的创新理论、乡村振兴实务、惠农政策解读等专题课程。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各类学习教育活动40余场,覆盖党员1000余人次。强化实践锻炼。依托镇域内乡村干部实训基地,打造“中共青阳县委成立地-东贝黄精谷-九华原乡宿集-华阳村六房中心村-高源村党群服务中心”教学路线,组织党员干部开展现场教学4批次。建立“主题党日+实践锻炼”机制,组织赴周边乡镇示范点观摩学习乡村治理、产业发展经验。严格组织生活。规范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制度,创新开展“党性体检”,通过民主评议、谈心谈话等方式,动态掌握党员思想状况,针对性加强教育管理。
抓落实促实干担当,激发干事创业新动能。实施“头雁培育”工程。建立村党组织书记“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从本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本土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群体中选拔培养带头人。今年累计培训村“两委”成员100余人次,培育后备力量18名,确保每村储备2名以上后备力量。推动学用转化。建立“学用结合”评价机制,将党员教育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一线设立“党员先锋岗”45个,明确岗位职责和标准,要求党员亮身份、作承诺、当表率,推动学习成果转化为发展实效。完善激励机制。对表现突出的党员授予“党员先锋岗”等称号,通过事迹宣传等方式不断增强荣誉感。建立党员骨干培养计划,将表现优异的党员干部纳入村后备力量库。优先安排参加党校培训、挂职锻炼、跨领域交流等,不断营造比学赶超氛围。
抓管理促履职尽责,提升基层组织战斗力。健全制度体系。细化“小微权力”监督清单,明确村务、财务、党务公开事项,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推动村级权力运行更加规范透明。注重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监督效能,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强化日常监督。建立村“两委”班子运行情况定期分析制度,通过“制度约束+科技监督+群众参与”的立体化监管体系,实现村干部监督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防、从碎片化管理向全周期管理的转变,为乡村振兴提供清正廉洁的基层组织保障。今年以来开展“回头看”3次,约谈提醒干部5人次,批评教育4人次。打造实训平台。升级乡村干部实训基地,聘请5名专业讲师,围绕政策解读、实务技能、产业发展等方面开展课程教学,紧密结合镇域实际,开发《黄精产业链培育》《民宿经济运营实务》等特色课程,推动党员干部在学中干、干中学。(撰稿人:张小羊;审核人:俞荣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