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青阳县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5-07-28 16:24 点击次数:2 |
青阳县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把建强村级干部队伍作为抓基层、打基础的关键之举,在“队伍结构优化、能力素质提升、激励保障强化”三方面精准发力,着力锻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村级“头雁”队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聚焦结构优化,拓宽源头“蓄活水”。严把入口“选贤能”。坚持政治标准首位,突出“双好双强”,打破地域、身份界限,拓宽选人视野。通过政策吸引、乡情感召,重点从致富能手、返乡创业大学生、退役军人、优秀村级后备力量中选拔人才进入村“两委”班子。联合纪检、政法等部门严格联审把关。青阳县村“两委”干部目前平均年龄42.33岁,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388人,村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46.71岁,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89人,队伍结构显著优化。梯次储备“强根基”。实施村级后备力量动态储备,按照每村不少于2名标准,建立村级后备人才库。重点从本土青年农民、返乡创业青年、退伍军人、致富能手等群体中遴选“好苗子”,安排村级后备力量参与村级事务管理、跟班学习,提前压担锻炼。目前,共动态储备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260名,实现村均储备2-3名以上成熟可用人选的既定目标,35周岁及以下占比46.15%,动态管理“激活力”。建立村干部履职情况定期分析研判和“能上能下”的动态调整机制。对不胜任、不尽职的村干部及时调整,对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村级后备力量大胆使用。2024年以来,从后备队伍中发现并使用4名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主持村级工作,队伍始终保持蓬勃生机。
聚焦能力提升,精耕细作“壮筋骨”。精准培训“强内功”。构建“县级示范培训、乡镇兜底轮训、村级实践锻炼”三级培训体系。依托县委党校、乡村干部实训基地等主阵地,紧扣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产业发展、法律法规等核心能力短板,量身定制课程。创新“点单式”教学,邀请农技专家、优秀村书记、“田秀才”授课。去年以来,举办村党组织书记、基层党务工作者进修班暨村干部示范培训班等专题培训班2期,覆盖350余人次。实战练兵“长才干”。大力推行“导师帮带制”,安排现任村党组织书记、经验丰富的离任村党组织书记与年轻村干部、村级后备力量“一对一”结对。搭建“擂台比武”平台,围绕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信访化解等主题,组织村党组织书记同台“晒绩打擂”,亮思路、比成效、促提升。今年组织7名村党组织书记赴浙江丽水参加跟班实训,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农旅融合路径。一线淬炼“提本领”。将重点项目攻坚、矛盾调处一线、乡村振兴主战场作为实践课堂。安排村干部领办或协办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参与重大矛盾纠纷调解、负责人居环境整治片区包保。青阳县陵阳镇推行“1+9”一线天工作制度,要求镇村干部常态化走访入户,在服务群众最前沿锤炼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聚焦激励保障,严管厚爱“添动能”。强化政治激励“拓通道”。加大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考录乡镇公务员、招聘事业编制人员力度。畅通晋升渠道,对实绩突出、符合条件的优秀村干部,优先推荐为各级“两代表一委员”。近年来,共有1名优秀村书记通过“五类人员”选拔进入乡镇领导班子,5人考录为乡镇公务员或事业编。健全待遇保障“暖人心”。制定《青阳县激励村干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暂行办法》,对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成效显著的村干部按比例给予奖励,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动力。全面落实离任村干部生活补助,建立常态化走访慰问机制。全面落实全县110名村党组织书记县级管理备案制度,建立村党组织书记档案。结合村“两委”班子届中分析,对村党组织书记履职情况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奖励先进、鞭策后进,有效激发村干部真抓实干精气神,助力乡村振兴。突出严管厚爱“树导向”。完善村干部考核机制,考核结果与绩效报酬、评优评先直接挂钩。强化日常监督管理,规范落实“四议两公开”、小微权力清单等制度。建立常态化谈心谈话机制,及时掌握思想动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选树宣传“担当作为好支书”等先进典型,营造比学赶超、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撰稿人:刘欣源;审核人:金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