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青阳县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5-08-05 15:41 点击次数:155 |
近年来,青阳县杜村乡始终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将志愿服务作为激活基层治理效能、精准回应群众期盼的重要抓手。通过党建引领“1+1”模式,持续拓宽志愿服务的覆盖面,以专业化、常态化的服务实践,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和群众满意度。
聚焦一个核心,创新治理新模式。夯实根基。始终以党建引领作为基层治理的核心抓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主心骨”凝聚作用与“神经末梢”服务功能,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等阵地,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网络,将党组织的服务触角延伸至群众身边。聚焦民生。坚持以民生需求为导向,将工作重心精准投向民生领域,通过扶弱助残、扶老爱幼、文化惠民、普法宣传、平安建设等常态化志愿服务,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25年以来,已累计收集并完成古道垃圾清理、爱心义剪等“微心愿”89件,帮助协调矛盾纠纷30余件。重在激励。依托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建立志愿服务与各村爱心超市、道德银行的联动机制,将志愿服务时长与积分奖励挂钩。推动志愿服务从“要我参与”向“我要参与”转变,截至目前,杜村乡新增志愿者人数同比增长47%。
建强一支队伍,凝聚向上正能量。以多元整合激活参与动能。聚焦群众主体作用,将党员干部的引领作用、网格员的基层优势与志愿者的内生动力有机融合,组建乡村两级志愿服务队伍12支。依托“板凳课堂”“党群屋场夜话”等接地气的载体,把政策理论转化为“家常话”,把惠民举措落实为“身边事”,让志愿服务从“单向输出”变为“双向温暖”,真正实现服务触角全覆盖。以榜样引领放大服务效能。创新组建“好人宣讲团”,邀请“池州好人”郑青、孙正武开展“微宣讲”4场,用群众熟悉的“大白话”,以身边榜样的真实故事打动群众,累计覆盖300余人次。有效激发群众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以专业提升夯实队伍根基。积极对接蓝天救援队等外部专家资源,通过开展防溺水、安全防护等专题培训、经验交流等活动,针对性提升队伍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为志愿服务高质量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创新一支品牌,打造群众幸福圈。聚焦民生痛点与期盼,培育出一批接地气、有温度、有口碑的项目,既以特色服务破解实际问题,更用持续行动筑牢民生幸福根基。板凳课堂,把理论讲进屋场。组织宣讲员在农闲时段走入屋场,以小板凳为台,搭建“移动课堂”,党群围坐,共话党的二十大精神、环境整治与暖民心政策,以平实语言传递党的声音,使之深入人心。让理论真正实现“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今年以来,组织各类宣讲84场,覆盖2000余人次。美村美户,让家园持久洁净。以“内外兼修”为目标,西河村党员志愿者以河道淤泥清理、陈年垃圾、危房杂物和白色垃圾清扫为切入口,让村庄环境从“脏乱差”变为“洁净美”;同步开展环保知识上门宣传,用“清扫+讲解”的方式引导群众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今年以来,开展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活动11场。朝夕暖阳,用陪伴传递温情。五阳村精准对接“一老一小”需求,打造“朝夕暖阳”服务项目。开展关爱慰问、亲情陪护、爱心理发、代买物品等服务80余次,用细致服务解决生活难题。让志愿服务真正“落地生根”,更让民生幸福看得见、摸得着。(撰稿人:吴璟璟;审核人:金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