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来源:石台县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5-10-20 10:19 点击次数:236 | 

 
近年来,石台县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发展理念,多措并举、深入谋划,聚焦“引、育、用”三个着力点,推动人才“活水”持续润泽乡村沃土,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拓宽“引才”渠道,激活乡村人才“源头活水”。始终将引才聚才作为人才强县战略的核心抓手,通过多举措拓宽引才路径,持续充盈乡村振兴人才“蓄水池”。精准摸排,建强人才储备。坚持需求导向,围绕产业发展、专业需求、发展前景等方面组织开展乡土人才需求摸排,动态更新乡土人才库,在南京、杭州、深圳等地搭建人才联络站、在外务工人员保障服务站等平台,登记返乡创业、农村技能等各类人才超5200人,为引才工作夯实基础。多维宣传,打通政策壁垒。线上依托“石台先锋”系列平台、村(镇)微信群,线下结合“访企入村”等活动,全方位解读人才引进政策,重点提升外地创业人才、经商人士、返乡大学生政策知晓率,切实打通政策宣传“最后一公里”。乡情联结,强化引才实效。充分利用“乡情”“乡愁”情感纽带,积极掌握人才回乡的计划安排,在“中秋”“国庆”等节点组织召开交流座谈,结合“硒品出山 引客来石”系列活动,外出走访本地在外创业人才,了解企业发展现状,推介家乡资源优势,招引在外人才回乡共谋发展。今年以来,共开展“招才引智高校行”7场次,达成就业意向人员82人。
做优“育才”文章,锻造乡村发展“中坚力量”。始终将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置于优先位置,紧扣产才融合发展实际需求,持续激活人才动能,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活力。构建政策体系,强化人才支撑。围绕乡村人才振兴核心目标,系统制定并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人才工作体系的实施方案(试行)》《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同步健全新型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机制,重点培育“茶博士”“硒专家”“田教授”等农业技术推广骨干,切实以专业化人才队伍夯实乡村振兴发展根基。精准培育赋能,优化育才生态。坚持“需求导向、分层施策”,精准对接乡村产业发展与民生服务需求,开展多领域乡土人才培训,充分发挥乡村干部实训基地“育训一体”功能,针对养老护理、民宿运营、家政服务、徽菜传承等重点领域,举办职业技能培训11期,812人次,持续壮大乡村振兴实用人才队伍。深化互学互鉴,拓宽发展视野。主动对标人才工作先进地区,组织干部人才赴南京市六合区、泰州市姜堰区开展专题交流学习,重点借鉴产才融合、乡土人才培育、服务保障等先进经验,线上依托“合和有缘”“学思堰上行”等微信专题专栏,以经验分享、案例剖析的形式搭建互学平台,累计发布工作经验、典型案例等稿件50余篇,以县域发展探索有效途径。
搭建“用才”舞台,凝聚乡村振兴“发展合力”。聚焦人才效能释放效果,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生态,让人才在石台安心安身安业。精准关爱赋能,增强人才归属感。以“倾听需求、解决难题”为核心,完善党委负责、专员服务等制度,依托政策宣讲会、技术培训会、返乡招聘会等载体,常态化召开人才座谈会与交流研讨会,建立“问题收集-闭环解决”机制,从职业发展到生活保障全方位回应需求。今年以来开展“青年夜校”及各类主题活动35场次,覆盖青年人才超830人次。靶向服务企业,激活产业动能。聚焦企业紧缺人才需求,编制《石台县重点企业用工需求目录》,与人社局等单位合作开展“线下专场 + 云端直播” 招聘模式,组织“春风送暖 就在石台” 系列活动25场次,举办直播带岗、“入企探岗”网络招聘会5场,达成就业意向580余人。联动服务群众,汇聚归雁力量。以“暖心举措+情感联结”激活“归雁经济”,向在外高校毕业生发出《返乡创业倡议书》,升级“青年学子看家乡”活动,暑期承接13支高校大学生实践团队来石开展非遗调研、硒产业献策、爱心暑托班等“三下乡”社会实践,在池州高铁站、长途汽车站设立“接您回家”服务驿站,累计安排专车接返务工人员及学子336人,开展车上就业政策宣讲活动10余场,发放各类宣传材料1700余份。(撰稿人:赵星月;审核人:潘月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