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来源:青阳县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5-10-23 10:20 点击次数:10 |

近年来,青阳县蓉城镇紧扣党员教育主责主业,以“聚焦‘三学’强基扩面、聚焦‘三课’赋能提质、聚焦‘三促’转化见效”工作路径为抓手,构建“分层分类覆盖、线上线下融合、学用结合转化”的党员教育工作体系。通过精准施策破解不同群体党员学习难题、创新载体增强教育吸引力、锚定实效推动成果落地,持续推动党员教育从“全覆盖”向“提质效”升级,激活基层党建“一池春水”。
聚焦“三学”强基扩面,织密党员教育“覆盖网”。针对不同群体党员特点,构建分层分类学习体系,确保教育“不掉线、不缺课”。“主题党日”集中学。实行“镇党委统一部署+党支部精准落实”模式,每月固定1天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严格落实“重温入党誓词”“集中
聚焦“三课”赋能提质,激活党员教育“动力源”。注重创新党员教育载体,坚持线上线下融合、理论实践贯通,增强党员教育的吸引力。打造“指尖课堂”。打破传统“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学习的时空限制,依托“学习强国”权威阵地、远程教育站点精准推送,联动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新媒体矩阵,以灵活的学习场景、鲜活的呈现形式,让党员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精心打造“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指尖课堂”。用活“实境课堂”。抓住节假日返乡“窗口期”,通过党员大会、专题党课、现场教学等形式为流动党员“充电赋能”,结合“冬训”“春训”举办专题培训25场、研学活动11次,党员在产业发展、困难帮扶、矛盾化解等“实境”中深化认知,切实增强学习的感染力、号召力。建立“联动课堂”。构建“镇党委--村(社区)党组织--网格(村组)党小组”三级架构,选派党员干部、网格员200余人担任“红色联络员”,实行“1+1”“1+N”结对联络。依托商会、企业等在北京、上海流动党员较集中的城市建立4个流动党组织,常态化加强指导联系,确保党员教育精准施策、全面覆盖。
聚焦“三促”转化见效,拧紧学用结合“责任链”。始终坚持学用结合、以学促干,推动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实效。志愿服务促担当。以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为重要载体,扎实推动党员干部下沉一线践初心、办实事,开展村庄公共设施维护、环境卫生清理、森林防火、防溺水宣传等志愿服务。2025年以来党员参与防汛救灾、群众帮扶等活动3100余人次,用实际行动筑牢群众安全防线。下沉一线促发展。建立镇干部下村(社区)、村(社区)干部下组(网格)“双下沉”机制,引导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通过一线走访收集群众意见530余条,排查化解矛盾810余件。注重学习成果转化,党支部通过“三方议事”、党员“1+1”平台办结为民实事1200余件,实现党员教育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党建引领促效能。构建“党员+网格员+楼栋长”三级治理体系,聚焦老旧小区改造、停车位规划、物业纠纷调解等群众急难愁盼,推进“书记领办项目”8个。今年以来成功解决充电棚加装、管网改造等治理难题21件,推动治理响应速度提升40%,居民满意度达95%以上,党员教育“学用转化”实效得到充分彰显。(撰稿人:汤平月;审核人:金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