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来源:青阳县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5-11-04 15:02 点击次数:140 |

近年来,青阳县庙前镇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把人才工作作为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明确“党建引领、产业聚才、服务留才、环境育才”的工作思路,释放人才支撑乡村振兴的强劲动能。
高位谋划强引领,构建人才工作新格局。压实主体责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不动摇,党委书记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亲自谋划、靠前指挥,定期听取汇报、研究重大事项、协调关键问题。健全人才工作责任清单,细化分解目标任务,班子成员逐一认领,推动人才工作由“软指标”变为“硬约束”。强化组织领导。坚持推动人才工作与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将人才发展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的协同高效工作格局。通过召开党委(扩大)会、人才工作专题会等,定期研判人才发展形势,研究解决引才育才用才留才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今年以来已累计开展专题研究4次,推动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人才培养工程等多项重要举措落地。深化联系服务。建立党政领导联系服务人才制度,常态化开展联系走访,面对面倾听人才在科研攻关、成果转化、生活保障等方面的诉求,今年以来协调解决人才发展中遇到的急难愁盼问题7个,推动形成尊才爱才、服务人才的浓厚氛围。
创新模式育人才,激发产业发展新活力。建强人才队伍。坚持“本土培养”与“柔性引进”双轨并行,构建协同发力的人才格局。一方面,聚焦本土人才培育,通过实践锻炼、经验传承等方式,建强“土专家”“田秀才”队伍,让本土人才成为镇域发展的“主力军”;另一方面,积极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通过“周末专家”“候鸟型人才”等创新模式,吸引高校教授、企业高管等专业人才定期到镇开展技术指导、项目合作,为镇域发展注入“外脑”智慧。近年来,已成功引进农业科技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文化创意人才等10余名,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智力支持。加大培训力度。为切实提升人才技能水平,联合农技、文旅、经发、人社等多部门,针对镇域产业发展需求,紧密围绕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重点领域组织开展技能培训。邀请行业专家现场授课、实操指导,确保参训人员学有所获、学以致用。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培训4场次,参训人数超200人次,有效提升了本土人才的专业能力和创业就业水平。赋能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党员人才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建为引领,将人才工作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不断壮大庙前镇九华黄精产业联盟,优化调整产业党支部结构,打造“党建+人才+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形成“党员带头、人才带动、群众参与”的良好局面,为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优化环境促发展,绘就乡村振兴新蓝图。坚持优化人才发展环境,通过政策扶持、服务保障等措施,为人才扎根乡村、干事创业打造优质生态。强化政策宣传。持续开展高层次人才服务绿卡等相关政策宣传工作,不断扩大人才政策知晓度和覆盖面,积极营造“近者悦、远者来”的引才聚才良好氛围,切实提高乡村对各类人才的吸引力,为后续人才引入奠定基础。推动平台搭建。立足本地产业发展实际,紧扣重点产业升级与重点项目推进需求,主动对接东贝公司、天地之精、祥悦林、九华翌芸等龙头企业,创新搭建“企业+基地+人才”合作平台,打破人才发展场景局限,为各类人才提供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实践等多元发挥空间。近年来推动10名专业技术人才与7家企业深度合作,实现人才与产业发展精准对接。聚焦能力提升。组织各类人才参与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数字木兰”民宿管家培训计划等高水平培训与赛事,通过“赛事赋能+专项培训”的双轨模式,不仅让人才在实战与学习中补齐能力短板、提升专业水平,更帮助人才将所学技能快速转化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实际效能,为乡镇培育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创新的乡村振兴“生力军”。(撰稿人:陈斯颖;审核人:金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