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来源:池州经开区党群工作局 发布时间:2025-11-14 14:49 点击次数:0 |
近年来,池州经开区党工委高位统筹、精准发力,始终将“两个覆盖”作为夯实非公党建根基的核心任务,充分发挥“一线指挥部”作用,紧扣“高位统筹聚合力、分类施策扩覆盖、党建赋能促发展”三大举措,扎实推动新兴领域“两个覆盖”工作提质增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非公经济高质量发展。
高位统筹,凝聚多方合力,精准摸底细排查。党工委扛牢“一线指挥部”职责,将“两个覆盖”作为非公党建重点工作,统筹推进落实。一是强化协同联动,健全责任机制。配备1名专职副书记抓新兴领域党建,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协同抓”的格局,夯实组织保障。针对省市下发需要摸底的370余家企业,成立“两个覆盖”集中攻坚工作专班,明确党工委分管领导挂帅、党群工作局牵头、涉企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二是多维排查核实,精准厘清底数。组织24名专兼职党建指导员以“上门访、电话问、现场核”等方式,开展“拉网式、全覆盖”摸底,掌握企业基本情况,建立初步台账;同时联动人社、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对初步台账中的企业基本情况交叉核验,精准识别并剔除“空壳”“停产”企业,形成动态管理台账。三是闭环跟踪调度,确保落地见效。建立“周调度、月研判、季报告”机制,构建全流程跟踪调度机制。党建指导站每周调度排查进度,党群工作局每月召开工作推进会分析难点,党工委主要领导每季度听取专题汇报,统筹把握整体方向。累计召开专题推进会4次,解决各类难点问题18项。四是双措联动发力,推动党员亮身份。通过“走访联系登记+系统比对核查”双举措并行,入企摸排时主动向职工宣传党员组织关系转接政策,引导隐形党员、流动党员亮身份;结合全国党员信息系统批量比对,精准定位“口袋党员”,由党建指导员一对一协助转接组织关系。目前已推动40余名隐形党员亮明身份,夯实党员队伍基础。
分类施策,精准破解难题,高效组建扩覆盖。采取“一企一策”,通过挂图作战,推动党组织“应建尽建、建强建优”。一是“优先建”,对符合单独组建条件的企业,实现“应建尽建”。通过开展业务培训、党建指导员现场指导等方式,帮助企业规范完成组建工作,同步推动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目前,80家单独组建的企业中党组织书记与管理层“交叉任职”比例已达95%,增强了党组织在企业决策中的话语权。二是“联合建”,对党员数不足的企业,实行“抱团共建”。对暂不具备单独组建条件的企业,按照“行业相近、地域相邻”的原则,采取联合组建(含临时组建)的方式成立党组织,通过整合资源,实现“抱团发展”。目前已联合组建党组织15个(含临时组建4个)。三是“帮助建”,对无党员的企业,推动“从无到有、逐步转化”。派驻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党建指导员,开展“一对一”帮扶指导,从组建群团组织入手,定期上门宣讲党的政策、开展思想引导,鼓励企业优先招聘党员职工。精心培养有入党意愿的优秀员工,为发展党员队伍储备源头活水,稳步推动“无党员企业”向“有党员企业”“有党组织企业”转化。截至目前,纳入省非公党建平台的企业共178家,其中已建立党组织的企业151家,党组织组建率达85%。无党员暂未组建党组织的27家非公企业已全部选派党建指导员并建立群团组织,实现了党的工作全覆盖。
党建赋能,激活发展动能,同频共振创佳绩。坚持“党建引领”,将党组织作用发挥融入企业发展各个环节,激活红色引擎。一是“链上党建”聚合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聚焦半导体等主导产业,创新组建3个产业链党委,由党工委班子成员任书记,并配强班子,完善工作机制,推动组织、资源、活动同步赋能产业链。产业链党委积极发挥协调作用,依托省级半导体基地和集群,开展“以商招商”、供需对接等活动,推动延链补链强链。2024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中半导体行业占超60%;安芯电子车规级6吋晶圆项目已投产,半导体产业园即将建成交付。今年1至7月,池州经开区半导体产业产值同比增长31.2%,拉动全区工业增加值增长7.6个百分点;省级半导体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全年产值预计突破300亿元。二是“先锋引领”强动能,激发企业创新活力。聚焦关键领域,设党员示范岗200余个、责任区110余个,建党员工匠工作室5个,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80余支。开展“金点子助企”“红色车间”等活动,鼓励党员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创新建言献策。发挥党员骨干带头作用,建成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3个、省级5个,园区企业有效发明专利累计达381件,年均增速25%,实现以党建“软实力”助推发展“硬增长”。三是“多元保障”固根基,保障党组织高效运行。创新制定并落实《非公党建工作先进典型建设管理办法》,采取“财政补贴、党费倾斜、以奖代补”等方式,加大对党建工作开展好的非公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激发企业争先创优意识。推动全市首个非公企业党建实训基地在太平鸟揭牌运营,指导钜芯科技党支部打造园区首家“曹孙根党员名师工匠工作室”、安芯电子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撰稿:李娣;审稿:周丛敏)